


"十五五"规划将"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,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"摆在战略任务的首位,凸显了实体经济在国家发展中的核心地位。
产业发展的四大方向已清晰明确:固本升级、创新育新、扩容提质、强基增效。这一战略布局致力于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。

在培育新动能方面,规划提出打造新兴支柱产业,加快新能源、新材料、航空航天、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。
同时,前瞻布局未来产业,推动量子科技、生物制造等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。

规划特别强调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安全水平,通过补短板、锻长板、优生态,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、产业链现代化。
这将有助于构建自主可控、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,增强产业体系抗冲击能力,为经济平稳发展提供坚实保障。



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在"十五五"规划中被提升到新的高度,旨在发挥不同区域发展战略的叠加效应。增强区域发展协调性成为关键任务。规划提出推动不同地区根据自身特点实现差异化发展,促进各类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。



多个重要发展引擎的引领作用将进一步巩固提升,这些区域将继续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杆。这些区域将通过制度创新、科技创新和开放合作,进一步增强辐射带动能力,在更高起点上推动区域协调发展。



深入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也是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。未来将着力提升城镇化质量,优化城镇化空间布局。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,推进以县域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,让城镇化成果更好惠及人民群众。




科技创新在"十五五"规划中被赋予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角色。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,将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。
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提升成为重要目标。规划注重教育、科技、人才一体化发展,强化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能力,推动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快速突破。

"十五五"时期,美丽中国建设将取得新的重大进展。规划提出,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将基本形成,碳达峰目标如期实现。
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,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不断提升,这些目标共同构成了"十五五"时期生态环境保护的总体框架。


"十五五"规划将人民生活品质不断提高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。规划明确提出,高质量充分就业将取得新进展。
分配结构得到优化,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,社会保障制度更加优化更可持续,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升,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。



微信号:135editor
新浪微博:@135编辑器

【文案】135AI写作,使用请替换
【图片】135摄影图,使用请替换
ID:80096
【头图+全文贴纸】
笔格设计AI生成,135编辑器
【排版】135编辑器